怎麼評量一個證照的含金量?
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社群平台上討論,說美國CPA考試比台灣CPA簡單,或者美國CMA只有兩科,覺得這些證照的含金量不高。這種說法不只在台灣,在對岸也很常見,讓人誤以為「考試難易度」就等於證照的價值。
怎麼評量一個證照的含金量?
最近常看到有人在社群平台上討論,說美國CPA考試比台灣CPA簡單,或者美國CMA只有兩科,覺得這些證照的含金量不高。這種說法不只在台灣,在對岸也很常見,讓人誤以為「考試難易度」就等於證照的價值。
根據PwC澳洲近期公布的2024年Transparency Report(期間:2023/7-2024/6),澳洲所的2024年總營收較前一年度下滑26.1%,來到澳幣24.75億元,給付員工之獎勵金較前一年度下滑29.8%,來到澳幣33百萬,平均每位合夥人的收入較前一年度下滑12.7%且連續兩年下滑。若進一步細看營收項目,顧問服務收入僅有澳幣4億,較前一年度下滑55.6%,是三大業務中下滑最大幅度的領域。
為何會說台灣會計師考試需要改變?2022年生成式AI的出現加速了會計與審計作業流程的自動化,然而當前的台灣會計師考試還在強調背誦和計算複雜會計交易處理。這樣的考試政策能夠給會計師帶來什麼附加價值?當IFRSs(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)與ISA(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Auditing)不斷更新,用背誦與複雜計算考試的方式訓練會計師,僵化了會計師的養成,也難怪對許多客戶來說,台灣會計師的專業好像沒有很值錢,因為給予的反饋往往不脫離公報或是規定,很少能給予實質的商業或營運改善建議,造成公費只能不斷下修。
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是一門合夥生意,由眾多會計師們出資成為合夥人,每年共享事務所的經營利潤(概念上如此)。自安隆案後,在PCAOB及SEC的監管下,美國會計師事務所的諮詢業務部門沉寂一陣子;然過沒幾年,諮詢業務又再度成為事務所的熱門業務。
近年中國房地產低迷,不僅多個開發項目無法動工,而已動工的也有為數不少成為爛尾樓,進而連環爆出企業違約的情況,其中又以恆大地產作為最受注目。在恆大地產於2021年暴雷之前,對其提供審計服務的是中國PwC(中文是普華永道);根據已知訊息及網路訊息,普華永對恆大提供審計服務長達14年,且在事發之前每次都是出具無保留意見報告,而普華永道從恆大賺走了人民幣4億的審計費用。而在近期,中國網路圈內出現一份普華永道內部部分合夥人的一封公開信,信中直指普華永到亞太區及中國區主席-趙柏基,需要對恆大的審計失敗負起最大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