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會計師考試是時候需要改變

為何會說台灣會計師考試需要改變?2022年生成式AI的出現加速了會計與審計作業流程的自動化,然而當前的台灣會計師考試還在強調背誦和計算複雜會計交易處理。這樣的考試政策能夠給會計師帶來什麼附加價值?當IFRSs(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)與ISA(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Auditing)不斷更新,用背誦與複雜計算考試的方式訓練會計師,僵化了會計師的養成,也難怪對許多客戶來說,台灣會計師的專業好像沒有很值錢,因為給予的反饋往往不脫離公報或是規定,很少能給予實質的商業或營運改善建議,造成公費只能不斷下修。

台灣會計師的考試科目高達7個,考試架構與內容歷經20多年未調整,是否能夠符合當前的商業環境與科技應用,無論是會計學者、政府官員還是執業會計師,自己應該心知肚明。

今年是美國會計師推行新考試架構的第一年,採用三科必修加一科選修的模式。美國捨棄多年的會計師考試架構,無疑是發現越來越少學生選擇會計系,因為被AI取代性高,加上當前的商業與科技發展,過往的考試架構無法滿足企業與人才培養需求,因而推行改革。

此外,澳洲的註冊會計師(CPA Australia)也在過去幾年陸續推出不同選考的科目,除了高級審計與澳洲稅法會依據考生狀況列為必考科目外,若滿足特定條件,考生可以選擇報考其他科目,如金融風險管理、新加坡/馬來西亞/香港稅法、數位金融、當代企業議題等。這些改革不僅與時俱進,更重要的是強化會計師這個領域的專業與價值。

試問,當企業遇到會計議題,若AI可以給予準確的回覆,為何要多付錢給會計師做諮詢?除非只是在文件上找人畫押簽名做保證,這樣的情境下,只會看到更多會計師殺價競爭。

要改變當前的會計師殺價競爭與提升會計師價值的方式,就是從改變考試科目與方式開始。例如,引入數位金融、企業風險管理、國際稅務等現代化課題;或是調整考試形式,增加案例分析(評斷會計師是否具有商業思維或是找尋解決方案的能力)和實務操作(利用AI來縮短帳務作業流程,或是運用數據分析判斷潛在審計風險),方能取得及格證明與證照。

或許有人會提出日本、香港等地的會計師培訓也還是走傳統路線來培訓會計師,所以不急著改變。沒錯,也因此科技創新通常不是來自這些地方,而是來自矽谷。當AI取代部分會計工作與專業成為趨勢,就看我們是要繼續成為跟隨者,還是要成為領先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