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/9/22華爾街日報(WSJ)一則新聞提到美國的會計/審計/稅務從業人員持續離開會計產業,離職的多數主因與台灣的情況相當類似,包含高工時、生活與工作無法保持平衡、工作內容單調且重複性高,另一個則是AI的應用興起。
根據WSJ的報導,2022年全美有165萬的會計與審計從業人員,較2020年下滑2.6%,若與2019年比較則下滑15.9%。2010年全美有65%資深會計從業人員(具有至少6年的會計專業服務經驗)離職,這離職率在2021年來到71.23%,2022年來到77.02%,而截至2023/8月之統計則來到82.3%。離職率的飆高除了前述提到的原因之外,也與近年美國會計師考試門檻提高有關;過往取得CPA執照的門檻為120學分,但近年幾乎全美各州都已陸續提高至150學分,相當於需要四年的大學學歷+一年碩士才能滿足取證條件。
WSJ訪談幾位年輕的會計師與會計從業人員,很明顯這世代的會計人才與上一個世代有著明顯不同思維,年輕一輩對於工作內容希望能從事創造、彈性且具有成就感的工作,但這與重複性高、單調且保守的會計工作有著顯著衝突。此外,加上稅報與審計忙季,年輕人無法追求work&life balance,種種因素相加促使會計人才不斷離開專業服務領域。
另一方面,AI的興起,有人視為威脅,有人則視為機會。對於習慣從事單一且重複性高的會計人員來說,AI有相當大的機會取代手上的工作,因此在AI尚未大舉深入會計工作前,有些會計人員轉行至其他領域,如營運、人資或是銀行等。而樂觀的會計從業人員,則期望運用AI來提高自己的價值,把重複性高的會計工作交由AI處理,自己可以提供分析或具有高價值的諮詢服務。
回到台灣,目前會計專業服務領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,但相比美國,我們還面臨少子化的困境。會計人員在台灣薪資不高(看看四大就知道,起薪尚未超過4萬,且高工時),對於高中生來說,是否要選擇會計系,應該會審慎思考;對於已經就讀會計系的大學生來說,也會因為會計師事務所生態不佳,可能選擇銀行或是證券等薪資不差的產業來做為第一份工作。之前也有台灣的媒體報導過,台大會計2021年畢業生僅有18人選擇四大,也間接暗示會計新鮮人對會計師事務所生態的不認可。
Source: Job
Security Isn’t Enough to Keep Many Accountants From Quitting - WSJ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