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季開始,也是職涯規劃的開始

對於任職事務所的審計員來說,忙季又開始了。

這段期間,會聽到許多審計員嚷嚷著「忙季結束後要離職!」。
但是,當你進一步詢問,離職後要做什麼?聽到的回覆很多都是「不知道」、「不清處」、「還沒想」諸如此類的。然後,下一句就是,「忙完再來想」。

有趣的是,當淡季來臨時,離職的念頭又消失了。為何呢?因為淡季不用加班,也能拿到不錯的薪水,這時當然就忘記忙季經歷過的痛苦囉~



同時,就版主的經驗,淡季時的審計員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旅遊、朋友聚餐等的放鬆活動上,很多人都忽略掉應該花時間思考並規劃自身的職涯規劃,是要留在事務所發展?還是跳去業界?還是選擇進修?而當回過神來,正要思考時時,發現忙季又快來了。是要草草離職?還是再續留一年,明年在想?這樣的心聲可能就會出現。

就版主的經驗來說,職涯規劃反而更應該在忙季時就開始。理由有3個,首先是忙季中的體驗與認識,其次是認識與評估自己,最後是探索與認識。

1. 忙季中的體驗與認識,在這段期間,身為審計員的你一定可以體會這份工作有多辛苦,也會知道這份工作的挑戰在哪邊。例如,每天加班到很晚;客戶品質差,需要心力溝通,甚至要幫客戶擦屁股;同時,公報每年都在更新,去年的底稿不一定適用於今年,所以有些底稿要重新架。因為這些過程,會讓自己思索喜不喜歡這份工作。

2. 認識與評估自已,由於正在經歷忙季,所以可以進一步思索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,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是什麼。如果要繼續待,有沒有證照,或是英文能力是不是還要加強。如果不想待,那事務所的工作可以為自己的履歷帶來哪些加分。

3. 探索與認識,由於正在經歷忙季,除了做底稿之外,還可以觀察客戶的工作型態。為什麼? 因為跳去業界的財會缺,是許多人的選擇之一,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忙季觀察客戶的工作內容,是不是自己想要的。同理,如果正在做IPO案件的審計員,也可以跟配合的券商從業人員聊聊,對於未來是否要去做IPO輔導也有一定的幫助。此外,忙季結束後,還可以請教任職於業界的學長姐或前輩,從他們的經驗中去探索自己的職涯規劃。甚至,可以積極報名外部活動,認識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,或許自己的未來並不在財會領域。

上述1~2點,如果可以的話,可以從忙季開始就記錄下來(我相信一天花不到5分鐘)。淡季時好好回顧(第1及2點)並執行第3點,就更能幫助自己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在哪裡。

職涯規劃,不是一兩天就能決定;職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想法,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與摸索,才能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。

以上是版主的看法,給大家參考。

*引用本文,須取得作者同意,並註明出處(本部落格之網址)。未經同意,本文作者/版主將保留法律追訴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