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CMA及CPA簡略的比較表
US CMA 美國管理會計師
|
US CPA 美國會計師
|
|
報考要求
|
1.註冊IMA會員
|
1. 視各州要求
2. 普遍要求120學分以上
|
考試科目
|
通過 Part 1 及 Part
2考科
1. Part 1: Financial Reporting, Planning, Performance and
Control
2. Part 2: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, including Financial
analysis, Corporate Finance, Performance and Risk Management, Investment
Decision and Ethics.
|
1. Financial Accounting (包含中高會)
2. Audit and Assurance
3. Regulation (包含商法及稅法)
4. Business environment (包含成管會、會計資訊、經濟學..等)
|
考試方式/地點
|
電腦考試/台灣設有考場
|
電腦考試/美國本土或屬地(e.g.
關島)
|
考試題型/每科
|
1. 100 單選題 (4小時)
2. 兩個申論題組 (分別30分鐘)
|
1. 選擇題
2. 綜合題組
3. Business Writing (僅限Business Environment)
|
取得證照要求
|
1. 通過Part 1 及 Part
2
2. 兩年財會工作經驗
3. 大學學歷 |
1. 通過四門考試
2. 兩年財會工作經驗 (各州要求不同)
|
國際優勢
|
IMA於2007年推出CMA簡體中文考試,積極拓展中國持照人數。IMA亦於東南亞、中東、歐洲推廣CMA證書。
|
與香港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墨西哥、澳洲及紐西蘭等會計師協會簽署合作協議
|
從上述的比較圖可以看出,CMA報考資格較CPA簡單,但雙方都是採用電腦考試。兩邊最大的差異就是考科不同,,除了都有會計考試內容之外,CMA著重在公司管理會計及財務決策分析能力,而CPA則是著重在外部審計及稅務處理。
在說明CMA的優勢之前,先了解以下資訊
會計師事務所,尤其是四大,每年徵才300-500人,代表著內部離職率高,而大多數的離職人員都前往產業界的財會部門任職。
CMA的優勢就是相較於CPA,更能提供財務人員實用的財務管理技能。從考科上的差異就可以發現,CPA強調審計及稅務。當進入到公司財務部門後,會發現公司的財務管理、財務決策及績效管理等問題,CMA能夠協助財務人員處理上述議題,並給予適當的決策建議。審計及稅務處理,則無法在這時候給與公司內部營運管理有效的協助,這就是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的最大差異。
儘管CPA考試亦包含管理會計,但深度與廣度無法與CMA比較。對於任職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來說,US CMA不像US CPA可以抵免台灣會計師考試,但對於未來會任職於產業財務部門的你來說,CMA可以協助你有更好的發展。而還在唸書的學生,若你已經確定想直接進入公司的財務部門任職,CMA可以於在學期間報考,待畢業後及取得兩年工作經驗,就可取得CMA頭銜。
以上就是這次的CMA與CPA比較及概要分析,有任何都可於FB私訊或下方留言。
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IMA在台活動,歡迎FB搜尋「IMA 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 台北分會(台灣)」。
*引用本文,須取得作者同意,並註明出處(本部落格之網址)。未經同意,本文作者/版主將保留法律追訴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