併購案告吹來自組織內部?

一個收購案件已經談到尾聲,但最後因為公司某高管反對而告吹,這結局讓人感到前功盡棄。
最近有幸與朋友談到這個話題,讓我想到越具規模的公司,其業務或事業群通常具有一定數量,而這也代表內部山頭林立。

假設當投資部門提出一個M&A案子,儘管大方向來說對公司整體具有相當效益,但極有可能踩到某事業群的紅線,特別是收購進來後,會不會吃掉既有部份業務,使該事業群的KPI受到影響;又或者是,在公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公司無法同一年度執行多項M&A案件,因此哪個事業群有機會享受到這個M&A帶來的紅利? 而失去資源的其他事業群,是否會暗中扯後腿,導致案件中間卡關?

而在PE/VC,由於組織扁平且單純,加上團隊成員背景高度相同且目標明確(財務報酬最大化),故於決定執行M&A案件時,遇到的阻力相較企業內部低。

因此,企業從事M&A的交易,內部人員除了計算交易案件本身帶來的整體綜效外,或多或少也要考量組織內的資源、派系問題或是其他錯綜複雜的關係 (如執行長的態度)。當然,從PE/VC的角度來說,這樣的交易評估過程很浪費時間且沒有效率,但偏偏企業才是這個市場的主要玩家,畢竟買下來並持續經營不是PE/VC的存在目的。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