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FA與CPA,該怎麼選?

相信不少會計or財務背景的專業人士/學生,都曾想過這個問題,該選擇CPA還是CFA?

就小編認識的朋友以及自己的經驗,對於選擇要考一張證照,最終取決於自己的職涯規劃。

在進入主題之前,先來歸納這兩張證照的重點

CFA(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/財務特許分析師)

  • 考試架構分為level 1 ~ level 3,通過一個leverl該科即永久保留
  • 大學畢業,或是高中以上+四年工作經驗,即可報名
  • 涵蓋所有金融行業的基本知識
  • 每年考試一次,除了level 1一年兩次,均為筆試測驗
  • 持證者,通常擔任「資產管理經理人」、「分析師」、「研究員」
CPA(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/註冊會計師) *以下使用US CPA作為比較

  • 考試科目四科,18個月內通過
  • 需要滿足相當的會計學分及商業學分
  • 涵蓋財務會計、審計、稅法、商業環境
  • 每年有多次考試期間,採用電腦考試
  • 持證者,通常任職於「會計師事務所」、「證券/投資銀行」、「企業-財務部門」
很明顯,如果職涯想要往基金經理人、證券分析師或是金融研究員,那麼CFA非常適合你;相反的,如果未來有意往會計師事務所、證券IPO部門或是企業的財務部門任職,CPA會更適合你。

如果硬要小編選擇,小編會選擇CPA做為首張要考取的證照。為什麼?原因如下
  • 會計專業無論是事務所、企業-財務部門、銀行-企業金融、證券IPO等,都會需要用到,考取CPA對於這些領域的求職,都是加分。
  • 成本低,相較於CFA,CPA報名費用便宜,若是報考台灣CPA,更是NTD兩千元有找。
至於CFA,小編認為,如果公司願意出錢協助員工參加考試,那麼是考慮報考。而通過CFA考試後,還要注意以下事情
  • 每年需要持續進(CFA協會要求),成本不便宜
  • CFA ≠  進入「頂尖投資銀行」

如果自己的職涯是選擇一般企業的財務部門,那麼考取CFA其實蠻浪費過往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。同樣的,如果職涯路線是基金經理人,卻考取CPA,也是用處不大。

無論是考取CPA或是CFA,都需要審慎思考自己的職涯目標是什麼,而非盲目跟從別人。

最後,小編很推薦大家去閱讀以下這兩篇文章,希望助於思考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成本來考取CFA。


延伸閱讀:
2. https://zi.media/@yidianzixun/post/Mu9zGS


*引用本文,須取得作者同意,並註明出處(本部落格之網址)。未經同意,本文作者/版主將保留法律追訴權。



CMA 2020 改革

IMA(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),近期發佈新的考試改革方向,新版考綱將於2020年1月正式上線。

此次的考試改革,明顯強調IMA對於CMA持證者在數據處理及專業知識上的要求,因為新版的Part 1考試章節增加「Technology and Analytics]」,佔分比重達15%。

熱門文章